
在教會的敬拜團隊中,敬拜鼓手扮演著建立節奏、帶動音樂層次與氛圍的靈魂角色。然而,許多有志於此的鼓手,常常面臨一個共同的困境:手上只有一份歌詞與和弦譜 (Chord 譜),卻沒有半點鼓譜的指引。「到底這裡該打什麼節奏?」、「過門 (Fill-in) 應該在何時加入?」這些問題,是否也曾縈繞在您的腦海中?為了解決這個核心痛點,擁有超過十五年教學及敬拜隊司鼓經驗的 Benzon Chan 導師,將他多年的心得與系統化理論,傾注於暢銷書《敬拜鼓手入門班》之中。今天,我們有幸與 Benzon 進行一場深度訪談,探討他創作此書的初衷,並為所有敬拜鼓手劃下學習的關鍵重點。
創作的起點:連結「知識」與「應用」的橋樑
是什麼驅使 Benzon 導師決心動筆,寫一本專為敬拜鼓手而設的教材?Benzon 分享道:「在教學過程中,我接觸了數百位來自不同教會的學生。我發現他們總不乏從坊間課程學來的知識,例如基本功 (Rudiments) 或各種節奏練習。但問題在於,他們不懂得如何『組織』和『應用』這些知識在實際的敬拜事奉中。」
他指出,一般樂隊的鼓手會透過大量模仿 (Cover) 歌曲來累積實戰經驗,但敬拜隊的鼓手往往在基礎課程後,便直接被安排「上陣」,需要由零開始為詩歌編排節奏,導致理論與實踐之間出現巨大鴻溝。「於是,我希望能寫一本書,」Benzon 說,「它能成為一座橋樑,將學生腦中那些零散的知識,與敬拜時所需的應用緊密連結起來。這就是《敬拜鼓手入門班》的誕生使命。」
敬拜鼓手的核心心法:3大關鍵學習要點
當談到成為一位稱職的敬拜鼓手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時,Benzon 強調心態與觀念甚至比高超的技巧更為重要。他總結出三大核心要點:
1. 穩定性遠勝花巧
「敬拜鼓手的首要職責,不是展現個人技巧,而是為整個團隊提供一個穩定可靠的根基。」Benzon 解釋,在敬拜流程中,鼓聲如同心跳,必須沉穩、有力和具推進感。與其追求複雜花巧的過門,不如專注於打好扎實、能營造氣氛的基礎節奏 (Pattern)。
2. 學會「聆聽」與「配合」
在沒有鼓譜的情況下,「聆聽」便成為了鼓手最重要的技能。您需要細心聆聽主領的帶領、琴與結他的彈奏方式,以及現場的敬拜氛圍,從而調整自己的力度和節奏。敬拜音樂是一個團隊的合作,鼓手的角色是「配合」而非「主導」,目標是共同營造出與詩歌信息相符的音樂環境。
3. 無譜演奏的秘密:拆解詩歌結構
要做到即興為詩歌編曲,關鍵在於學會分析歌曲的結構。一首詩歌通常由前奏 (Intro)、主歌 (Verse)、副歌 (Chorus)、橋段 (Bridge) 等部分組成。每個段落的能量和情緒都有所不同,鼓手需要學會運用不同的節奏密度和力度去對應:
- 主歌 (Verse):通常較為平靜,可使用簡單、能量較低的節奏。
- 副歌 (Chorus):是歌曲的高潮,節奏應更具力量感和推進感。
- 橋段 (Bridge):作為情緒的過渡或堆疊,鼓的編排可以逐漸增強,為接下來的高潮作鋪墊。
只要掌握了這個分析框架,即使手上只有和弦譜,您也能充滿信心地為任何詩歌編排出合適的節奏。
從理論到實踐:踏出成為稱職鼓手的第一步
閱讀書籍和文章能為您建立清晰的觀念,但音樂始終是一門實踐的藝術。理論知識最終還需要透過專業導師的指導和個人化的練習,才能真正內化為您的能力。在 Onetrack Studio,Benzon 導師憑藉他 Rockschool 八級優良 (Merit) 的專業資格,以及超過十五年、教導逾五百位學生的豐富經驗,提供一對一的面授課程,針對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在教會事奉時遇到的難題,提供個人化的指導。
無論您是零基礎的初學者,還是希望在編曲和配合上尋求突破的現任敬拜鼓手,Benzon 導師都能引導您,將書本上的理論應用於您喜愛的詩歌上。如果您也渴望提升自己的司鼓能力,不再為沒有鼓譜而煩惱,不妨踏出第一步,尋求專業指導,讓您的一生,都能透過打鼓享受音樂,服事上帝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