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為什麼我打來打去都是那幾招?」、「領詩臨時更改編曲,我完全不懂反應…」、「怎樣才能打出詩歌的層次感?」如果您是教會敬拜隊的鼓手,以上這些掙扎,相信絕不陌生。許多司鼓,不論年資,都可能遇上難以突破的 敬拜鼓手 樽頸位。
在Onetrack Studio,創辦人Benzon Chan擁有超過二十年教學經驗,當中超過一半的學生,都是來自不同教會的敬拜隊司鼓。今天,就讓我們整合多年經驗,為您拆解敬拜鼓手最常見的三大難題,並提供最有效的解決方案。
難題一:技巧單調,靈感枯竭
這是最常見的問題。您可能已學會了幾套實用的Pattern和Fill-in,但每次事奉,都不自覺地重複使用它們。久而久之,不但自己感到沉悶,更無法滿足領詩(主領)對音樂變化和層次感的要求,提供不到足夠的變化。
難題二:缺乏理論,只懂死記硬背
很多鼓手學鼓時,都傾向於模仿和背誦。但當領詩派發的歌譜只有歌詞和Chord Chart,而沒有鼓譜時,問題便來了。由於缺乏一套清晰的理論和結構,您很難為一首全新的詩歌,有系統地編寫出由前奏、主歌、副歌到結尾,層層遞進的鼓樂部份,難以擺脫 敬拜鼓手 樽頸位 的困境。
難題三:無法配合,對領詩要求手足無措
「這首歌的Bridge,能量可以再推高一點嗎?」、「Verse 2我們想靜一點。」當領詩或主領提出這些音樂編排上的具體要求時,您是否會感到手足無措,不知道如何透過改變打法來配合團隊?這種情況,往往源於不懂得如何將音樂感覺,轉化為實際的擊鼓技巧。
脫胎換骨,其實比您想像中簡單!
面對以上難題,您可能會覺得是自己的天份或練習不足。但擁有超過十年敬拜司鼓經驗、甚至曾撰寫《敬拜鼓手入門班》的Benzon導師告訴您:解決這些問題,並不如想像中困難!
在教會事奉,並不需要天花亂墜的複雜技巧。關鍵在於掌握 「敬拜鼓樂的編排邏輯」:
- 學會分析詩歌: 掌握如何剖析歌曲的結構(段落)和能量變化(Dynamics)。
- 建立節奏資料庫: 知道在不同能量的段落,應該配搭哪一種類型的Pattern 和 Fill-in。
- 重新整合技巧: 將您本身已懂的技巧,有系統地重新組織和應用。
即使您的樂理基礎不強,只要掌握了這套核心心法,同樣能為敬拜流程編排出簡潔、好聽,又能帶動氣氛的節奏。
只需4至8堂,助您成為稱職的敬拜司鼓
我們有無數學生實證,許多已在敬拜隊服事多年的鼓手,來到O-netrack Studio進修後,平均只需4至8堂課,就能理清過去混亂的觀念。他們最大的得著,並非學了多少新技巧,而是終於學會如何將腦海中已有的知識,有策略地應用出來,從一個掙扎的鼓手,蛻變成一個能充滿自信、滿足團隊要求,並且能真正享受事奉的快樂司鼓。
您是否也想經歷這樣的蛻變?不要再讓這些樽頸位困擾您。立即預約首次一對一試堂,讓我們針對您在事奉上遇到的實際難題,提供最個人化、最有效的專業指導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