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我想學的是打出有型的 Canto-pop,不是沉悶的『噠噠噠』練習!」這幾乎是每一位初學打鼓的學生,內心都會出現的吶喊。學打鼓,就如同學打籃球要練射姿、學語文要背單字一樣,都有一套必須掌握的「打鼓基本功」(Rudiments)。然而,根據我們超過十五年的教學經驗,發現絕大部分香港學生都對練習基本功感到抗拒。究竟這些看似單調的練習,是否真的可以「走捷徑」跳過?今天,我們將深入探討,如果你完全忽略基本功,將會對你日後的鼓手生涯帶來什麼無法逆轉的影響。
什麼是打鼓基本功 (Rudiments)?
簡單來說,它們是鼓手的「字母表」,是一些標準化的左右手打擊組合模式,例如:
- Single Stroke (單跳):左右手交替的單次敲擊,用以訓練基本的速度與耐力。
- Double Stroke (雙跳):左右手交替的兩次連續敲擊,是構成流暢過門 (Fill-in) 的基礎。
- Paradiddle:左右手組合的複合式練習,能極大地提升手腳協調性。
忽略打鼓基本功的3大長遠影響
許多學生在初學的半年至一年,即使完全不練基本功,單靠模仿也能學會打一些簡單的歌曲,看似沒有問題。然而,真正的瓶頸,通常會在學習的第二至三年浮現:
1. 遇上「技術天花板」,無法進步
當您開始挑戰更高難度的歌曲時,會發現無論如何努力練習,演奏的準繩度和流暢度都只能達到七、八成。那些更快速、更複雜的節奏和過門,會變得遙不可及。這正是因為您的手腕、手指沒有經過打鼓基本功的系統性訓練,缺乏應對高階技巧的肌耐力和協調性。
2. 節拍不穩,聲音虛浮
缺乏基本功的鼓手,打出來的聲音往往不夠扎實,節拍也容易飄忽不定。尤其在演奏 Double Stroke (雙跳) 時,力度會明顯不均勻。這會令您的演奏聽起來缺乏力量感,也難以與其他樂手配合。
3. 學習效率越來越低
當您日後想彌補不足,回頭重新練習基本功時,往往需要花費比初學時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改正已經養成的壞習慣。這無疑是走了更長的一段冤枉路。
趣味與基礎,如何取得平衡?
我們完全理解,對於初學者和以興趣為主的成年人來說,一開始就進行大量枯燥的練習,很容易會磨滅學習熱情。因此,在 Onetrack Studio,我們採取了一套更人性化、更具彈性的教學方法:
- 學習初期:以歌曲建立成功感為先 在學習的初期,我們會以您喜愛的歌曲為主導,讓您快速獲得「我做到了!」的成就感和樂趣。
- 學習中期:針對性地融入基本功 當您開始挑戰更高難度的歌曲時,導師會根據歌曲的需要,為您「對症下藥」,精準地挑選最相關的基本功練習融入課堂,讓您清楚知道「為何而練」。
- 長遠規劃:按目標度身訂造練習 對於有志於持續進步的學生,我們會為您度身訂造一套個人化的練習計劃,助您在享受打歌的同時,系統性地提升您的內功。
您的時間寶貴,讓專業導師為您規劃最佳路徑。學鼓之路,不應是沉悶與趣味之間的二元對立。一個好的導師,懂得如何為您鋪設一條既能享受音樂樂趣,又能穩步建立扎實打鼓基本功的最佳路徑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