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鼓總是卡關?資深導師揭秘:為何「慢練」才是最快的進步捷徑 | Onetrack Studio

slow is fast drumming

許多剛開始學打鼓的朋友,都懷抱著一個熱血的夢想:立刻打出偶像那首複雜又好聽的歌曲。

在我超過二十年的教鼓生涯中,遇過太多學生(無論是成人興趣班還是備戰 Rockschool 考級的學生)一開始就想挑戰遠超過他們目前能力的高難度歌曲。

我完全理解這種心情。通常,越複雜、難度越高的鼓點,聽起來就越豐富、越吸引人。但現實是,許多人帶著滿腔熱情「硬幹」,嘗試用很短的時間強行練習,最終的結果往往是「事與願違」。

「欲速則不達」:為何越急,反而越慢?

當你急於求成,跳過基本功,直接挑戰原速甚至更快的複雜樂句時,你其實是在「強迫」你的身體去執行它尚未準備好的動作。

這會導致什麼後果?

  1. 手腳協調混亂: 身體跟不上,動作變得僵硬、不流暢。
  2. 節奏不穩: 為了勉強跟上,節拍開始忽快忽慢,打出來的音樂並不好聽。
  3. 挫敗感大增: 因為不斷失敗,你會覺得自己「沒有天份」,甚至氣餒到想放棄打鼓。

這是我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。

專業鼓手的秘密:Slow is Smooth, Smooth is Fast

如果你的能力暫時不足以應付你想挑戰的歌,那該怎麼辦?

這裡有一個所有專業樂手都遵循的黃金法則:「Slow is Smooth, Smooth is Fast」(慢即是流暢,流暢即是快)。

這句話的意思是:

  1. Slow is Smooth (慢即是流暢): 透過「極慢」速度的刻意練習,讓你的身體和肌肉有足夠時間「記憶」每一個動作,建立正確的手腳協調性,達到「流暢」。
  2. Smooth is Fast (流暢即是快): 當你能在慢速下「不假思索」地流暢打出複雜樂句時,加速到原速就會變得輕而易舉。

如何實踐「慢練」?

這個過程聽起來很違反直覺,甚至有點「煎熬」,但它絕對有效。

1. 降速練習 (例如:原速的 70%) 假設一首歌的原速是 120bpm,你應該先從 80-90bpm,甚至更慢的速度開始。你必須在這個「慢到無聊」的速度下,練習一段很長的時間。

2. 忍受「煎熬」,建立肌肉記憶 在慢速下,你會覺得音樂「不過癮」、不爽快。但這正是重點。你必須在這個速度下,把每一個 Pattern(節奏)和 Fill-in(過門)都打到完美、流暢、穩定。你的目標是讓身體協調到「不看譜也能自動反應」。

3. 成功的案例 (Rockschool 考級) 以 Rockschool 六至八級的考試為例。如果學生有一年的時間準備,我們往往會花七至八個月,用 70%-80% 的慢速把歌曲練到「滾瓜爛熟」、練到成為身體本能。

當這個階段完成後,剩下的兩三個月用來「加速」,學生會驚訝地發現自己能非常順利地達標。

相反,那些一開始就想「快」的學生,沒有經過慢練的洗禮,往往會因為手腳協調跟不上,就算勉強打到原速,節奏也是一團糟,最終無法通過考試。

另一個策略:累積你的「小成功」

如果你覺得挑戰高難度歌曲的「慢練」過程太漫長,我會建議你採用另一種策略:先從你能力範圍內的歌曲開始

什麼是「能力範圍內」?就是指那些你只需要練習兩三個禮拜(或兩三堂課),就能 100% 掌握、並以原速流暢打完的歌曲。

雖然這些歌可能相對簡單,但好處是:

  • 累積成功感: 每完成一首歌,你的自信心就會增加。
  • 累積經驗: 你會不知不覺中學會各種基本功和技巧。
  • 穩固基礎: 你的手腳協調和節奏感會越來越純熟。

當你這樣累積了十幾二十首歌的經驗後,回過頭再去看當初那首「遙不可及」的難歌,你會發現自己已經「有刃有餘」,具備足夠的能力去征服它了。

結語:讓專業導師帶你走上正軌

學打鼓是一場馬拉松,而不是短跑衝刺。「欲速則不達」是千真萬確的道理。

在 Onetrack Studio,我們的教學理念是「個人化」與「穩紮穩打」。我們會細心留意學生的學習步伐,不會過急,確保你在享受音樂的同時,也打下最堅實的基礎。

無論你是想學打自己喜愛的流行曲、準備 Rockschool 考級,還是想在教會敬拜隊事奉,用對的方法練習,遠比盲目地「硬幹」更重要。

別讓挫敗感澆熄你對打鼓的熱情。

點擊了解Onetrack Studio 流行鼓班

點擊了解Onetrack Studio 敬拜鼓班

點擊了解ROCKSCHOOL考級鼓班

立即透過 Whatsapp 預約 Onetrack Studio 試堂!

相關文章